今年的上海时装周很热闹。
英国时尚策展人 Gemma A. Williams 在一年前出版了一本介绍中国独立设计师的英文著作 Fashion China,这一季,她又一次来到上海时装周,发现有很多新设计师涌现。“像爆炸了一样,是之前的三倍。” Gemma A. Williams 对《好奇心日报》说。
与 2016 年上海春夏时装周相比,新天地的 T 台主会场走秀还是保持在 50 场左右,加上用于童装走秀的 800 秀会场的 10 场秀,和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则发布的国际品牌走秀,有 61 场之多。由于已做到了第三届,供买手下订单的 MODE 展销会有了新名字,叫 MODE 3.0;西岸艺术中心增加了 Ontimeshow 作为 MODE展的分会场。官方还第一次增加了名为 Laberhood 的时装演示,发布了 Presentation 12 场。
上海时装周第一次官方引入的时装演示发布 Presentation 平台 Labelhood 有部分的门票对公众开放,只要通过了主办方的筛选就能免费入场。4 月10 日,独立设计师品牌 WMWM 做静态展时,就因人太多,甚至改变了展厅内的装置摆放。原计划放在观众中间供人触摸体验的面料被挪开,现场围起了一个防护栏,观众只能站在栏外观看展览。
商业品牌和设计师各取所需。C.J.YAO 和肯德基推出了联名系列,做了一组以肯德基为灵感的迷离主题时装系列。迪士尼也跑来了时装周,一口气和吉承、韩璐璐、Cindy Soong 和 Makin Ma 四个品牌合作联名系列。Genius 集团旗下的 Diesel 也来了,买下了国际品牌的首秀,还趁着这股热闹劲儿在上海淮海路做了大面积的数字广告。LV Capital 投资的 JORYA 则买下了闭幕秀。连由 LVMH 集团投资的媒体 Business of Fashion 也和上海时装周合作,第一次成为了官方媒体合作伙伴。
这一切让上海时装周的影响力看起来越来越大。被聘为“上海时装周时尚大使” 的意大利国际时装商会荣誉主席 Mario Boselli 说的话不负自己的身份:“如果有新兴的时装周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成功,那一定是上海”。
对于全球时尚产业来说,巴黎、米兰、伦敦和纽约四大时装周的地位仍然无可撼动。但在过去几十年,一些“地域性的,具有区域意义和地位的城市”开始举办同样以城市为主题的“时装周”——时不时地就想争夺“第五大时装周”的位置。
Gemma A. Williams 去年去了格鲁吉亚时装周。Fashion Fringe 的创始人 Collins 则更看好印度新德里时装周。我们当然也不会忘记东京和首尔。
上海有什么不同?
中国概念店栋梁(Dong Liang)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刘馨遐(Tasha Liu) 和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有过多次合作,从未听吕晓磊谈到要做“第五大时装周”。Tasha 认为,这个标签更多地是被上海时装周的合作伙伴贴上的,他们觉得上海这座城市非常有潜力,甚至叫它 New Paris(新巴黎)。
活力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衡量指标。
“no.10/7” 是韩国明星金俊秀和韩国女设计师李秀英(Juyoung Lee)的联名品牌。它所在代理公司的 Misun Song 很看好中国市场,她跑过十几个中国城市做调研,包括沈阳和南通。她感到中国不同城市的差别很大,这种多样性吸引了她。
“韩国年轻人的审美水平不低,但是非常的趋同——人们在同一时间会去追求同一种流行风格。”她觉得中国市场消费者基数大,风格追求也多样些,这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有了这次的经验,她还打算带更多韩国设计师品牌进入中国,“总之为了进入这个市场,我已经准备了三年。”
相比之下,日本的风头似乎已经过了。东京时装周的鼎盛时期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那时也是日本奢侈品消费的鼎盛时期,日本人集体陷入了奢侈品迷恋,这让奢侈品集团第一次高度统一地把所有心思用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上。
资源的集中让日本时尚产业更成熟,日本风格甚至反哺了美国时尚。在过去 50 年,日本人在做的事情就是,将他们痴迷的美国时尚变成了一个产业——创造一种模仿美国的日本时尚,再卖回美国。
2005 年,日本政府为了增强东京时装周的国际影响力,专门成立了服装战略委员会,并以官方组织的形式从 2005 年 10 月开始每年组织春夏、秋冬发布会。但日本开订货会之前,会先凑巴黎时装周的订货会,导致很多独立的品牌都不在日本开展,即便开时间也偏晚。
“东京在凋零。” K Point showroom 的创始人周卉卉告诉《好奇心日报》。K Point 代理了 36 个日本品牌,这是第五次来上海时装周。 “日本的状况是大部分的设计师是靠零售,不是靠诸如上海时装周的这种 showroom。”
首尔时装周是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韩国资金雄厚,韩国时装周所邀请的外国媒体人数为东京 25 倍之多。而且首尔时装产业有它的特殊之处——明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K-Pop、时装、模特、设计师与明星、粉丝们集中到了同一个秀场。
Lorenzo Hadar 在洛杉矶经营全球著名的买手店 H.Lorenzo 。每年,他都在东京住上一段时间。
“对于我的买手店生意来说,米兰时装周太古老很无聊,没有什么创新。如果要排名,米兰会被剔除 ‘全球四大时装周’之列,取而代之的时装周排名顺序应该是’巴黎,伦敦,上海,和首尔。”
Lorenzo Hadar 告诉《好奇心日报》。他今年在 MODE 下了两个订单,他直接向云凤思儒(SFDA)刘露(Fusionco)订了货,而国外另一家著名的买手店 Opening Ceremony 则看上了 Peng Chen、Heydey、Atelier Rouge Pekin 和 Moto Guo,准备继续往下谈。
上海的确在崛起,但要说它有多么举足轻重,可能还为时过早。至少,它应该从制度上把很多短板规避掉。
最明显的是对参展商不做区分,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起。其次则是时间。
买手只能在每个时装周上待上几天,他们会选择去一些最值得去的地方。栋梁每年 70%—80% 的订单都在四大时装周期间完成,等不到上海时装周。与全球四大时装周井然有序的配合不同,其他以城市为主题举办的时装周往往缺少沟通和协调。2015 年春夏时装周期间,首尔时装周、东京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的时间就撞车了。
上一季,Lorenzo Hadar 就因忙于穿梭于首尔、上海和东京三城的时装周,错过了“栋梁一日”。而很多其他买手甚至错过了全场。“ 我了解的国内独立设计师几乎没有去首尔、东京走秀或者开 showroom ,但有些国际买手会选择在撞期的时候去首尔、东京。这两个时装周相对更成熟。” Tasha 告诉《好奇心日报》。
最具风险的一点,还是设计师还没那么成熟,又急于迎合快速发展的市场。一群从国外回来的年轻设计师,创立了品牌,“像模像样”地标出成熟设计师品牌的高价。时装评论人林剑也认为,中国设计师完全可以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声音开始变得主流。
“我时常和设计师们说,不应该因为市场巨大就怠慢了产品。” Tasha 说。
这些新兴的设计师现在都意识到,国内市场巨大,甚至开始加速发展副线。尽管副线对设计师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2015 年,Kape spade 就关闭了副线。就在 3 月,在国内已经有 10 家店铺的 Masha Ma 表示计划于 2022 年内,在中国大陆开设 100 家门店,重点扩张其个人品牌 Ma by Ma,并将在年底增加产品目录范围,推出男装系列和手袋商品。
Gemma A. Williams 说:“在欧洲,更鼓励新的设计师往往去大的品牌。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不过,我仍然认为中国的新兴设计师应该和大的品牌合作,至少 3 到 4 年,然后再决定可以做什么,比如成立自己的品牌。”
Lorenzo 说,这一季他看到的常见廓形,日本设计师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做过了。Lorenzo 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和日本的设计师相比,时装款式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中国设计师所用的面料和工艺还需要提升。
“做衣服不仅仅是做衣服。” Lorenzo Hadar说。
是否需要等待设计师成长?还是应该用巨大市场里热情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第五大时装周”的渴求来尽快地助长?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定论。
在这一季的上海时装周“海尚国际论坛”上,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主席 Carlo Capasa 就认为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多和国际上一流的摄影师与造型师合作,他举了 Burberry 的造型摄影的例子,建议设计师向这个奢侈品品牌看齐。他还建议,中国设计应该定位在轻奢。意大利国际时装上回正打算和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商谈一个商业合作项目。
但另一种看法认为,设计师品牌本身的形象、创意本身可能还不够成熟,找到更好的造型师也是白搭。
“我个人不太认同请国际最著名的造型师、摄影师来上海时装周。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要和国际接轨,学习更多,从某种程度上这也的确很重要。在欧洲一样,最成功的摄影师不愿意和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合作的,除非你有什么平台来促进。” Gemma A. Williams 又说。她认为这个问题关键是,“中国市场很特殊,完全不在常规的范围以内,也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
的确,无论欧美时装周还是日本东京时装周,对上海时装周的借鉴意义都不是太大。前者有丰厚的时尚土壤,而后者有庞大的中产阶层数量以及足够成熟的国内市场。这是日本和欧美的时尚发展得如此丰富,但又迥然不同的原因。Lorenzo 上一季曾说,他记得还在东京时装周的鼎盛时期,除去那些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大牌,日本品牌对卖到欧洲没想法。
但这家位于洛杉矶的买手店还是因为欣赏日本设计师的品味和产品的质量,把它带到了欧美市场,结果大受欢迎。
中国设计师遇到的环境完全不同。他们背靠一个庞大、多元、发展迅速但审美水准依然很初级的时尚消费市场,假使真正有朝一日消费者变得成熟,也是各个国家、各个群落时尚文化同时作用的结果。上海时装周作为最成熟的交流窗口,必定会折射出来这一复杂性,也必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
意大利 Vogue 资深时装编辑、新锐设计师项目 Vogue Talent 负责人 Sara Maino 多次来上海,但却是第一次参加上海时装周。她甚至没有看 T 台走秀,只是穿梭在展销会和各个 showroom 之间,想要发现更多有趣的设计师。
她看了唯一一场秀是 C.J.YAO ,然后觉得这场秀太长了,“设计师可能把她所有的设想都放了进去。这样不合理。”
题图和文内图来自:shanghaifashionweek.com、laberhood 官方微信、上海时装周官方微博、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