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欧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朴玹煐的学术之路有些“与众不同”。——她在韩国首尔大学读本科,从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她求学的足迹还曾走过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而今她在中国任教,她独特的全球背景使她的授课充满“国际范儿”。
更特别的是,她从美容行业的高薪工作转型做学术,研究的话题竟是“不义之财带来的罪恶感如何影响人的消费行为”,专注在道德和情感对人们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一研究领域,她似乎将每个人的内心一网打尽。
今天的故事,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年轻而特别的“欧尼”教授。
三年前,当朴玹煐作为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加入中欧时,她最担心的是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在此之前,她从事的基本都是研究工作,所以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比自己年长的韩国学生。她是应该按照韩国的传统行叩首礼,还是该拿出教师的权威统慑课堂?作为一个年轻教员,当时这个韩国女孩为如何处理这种不寻常的情况而忧心不已。
“2013年,我刚来中欧的时候,夏天气温高达45度。虽然那时还没有开始上课,但为了保持专业形象,我上班的时候总穿着套装。在韩国,我们通常都会对前辈躬身行礼,但在这里处理长幼关系变得复杂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反应,我也不知道如何反应。”她说着就笑出声来。
不过一旦她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一切就变得自然了,因为双方都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学生们表现得很专业。他们把我当作教授,那么我就理所当然地把他们视为学生。在他们毕业以后,我们通常就成了长期朋友。”朴教授满意地笑了。
朴教授与MBA学生合影
在正式开课前,其他经验丰富的中欧教授给了她很多建议与支持。她通过旁听他们的课程来学习。直到今天,她还记得教授们给了她最重要的诀窍:把你最好的一面留给学生;不要在意有没有微小失误,学生们会感受到你的努力,并心存感激。“这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她回忆道。
如今,朴教授已不再属于最年轻的教授之列,她享受着作为中欧教授的生活。在接受《The LINK》杂志采访时,她穿着舒适,牛仔裤搭配休闲上衣,看上去像个学生。教学上的成熟给了她信心,合适的时候,她会将套装留给衣橱,穿得随意些。
“我知道,研究成果是我能给予学生的东西之一,我要告诉他们这些成果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她解释。当学生们将她的研究成果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时,她倍感欣喜。“我的学生中有创业者,以及经营自己公司或特定项目的人,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这鼓励着我去做更多研究。中国、中欧和我的学生给我了很好的答案,告诉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朴教授一直都想做点有意义的事,这个信念让她甘愿放弃了在美容业的高薪工作,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攻读博士。2007年的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她迷上了关于贪婪和不义之财(tainted money)的讨论,更让她着迷的是之前似乎没人研究过罪恶感是怎样影响消费决策的。她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来自在商界的个人经验,以及作为志愿者的经历。
当时,她已经在哈萨克斯坦做了七年志愿者,一开始教授基础计算机技能,后来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教当地人基本的英语技能,以提升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看着学生们(许多学生至今都和她保持着友谊)面对的困难,让她难以再心安理得地劝说那些在美容上挥金如土的VIP客户去做更多消费了。她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感到内疚,并开始观察这种心理是怎样对自己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的。
“金融危机、作为志愿者的经历,以及我对个人工作经验的反思,都让我对道德,尤其是金融决策产生了兴趣。”她说。她开始研究“不义之财”——她将此定义为人们问心有愧获得的钱财,并开始研究这些钱怎样影响人们的行为。
多年来她一直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并进而延伸到研究情感是如何影响捐赠的。她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我发现人们在做了一些亏心事的时候,会捐赠一部分不义之财。之后,他们便把剩下的钱看成是干净的。”她说,“其他学者的研究显示,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人类的心理设定倾向于将自我行为正当化。因此在研究中我也明确了罪恶感的来源,以及罪恶感怎样对之后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朴教授在研究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她曾在多个周末飞回韩国进行一项大规模的现场实验,实验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怎样让人们感觉内疚。在实验中她发现,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未使用的健身卡的返款而谎称自己生病,那么他之后可能会为自己缺失的自制力(不去健身房的原因)做出补偿,通过其他方式用这笔“不义之财”中的一部分来提升自己,但前提是他找到了“清洁”部分返款的方式。
又一张大合影
捐款是“清洁”的一种方式,但朴教授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捐赠都是为了减轻罪恶感。“我总是提醒我的学生,你不可以逆向地看我的研究结果。这里并没有反向因果关系。”她强调。她对待研究的态度很认真,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保证可以让别人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一如当初她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这项研究。“我并不只是把道德看成一个理论或一场实验的结果。如果前人的研究是伪造的,那么我永远都无法利用它,而将来的学者也无法在我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道德不是空谈,它是日常实践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很重要。”
或许正是这种理念让她对志愿者工作保持着长期热情——过去13年她一直参与其中。除了在哈萨克斯坦的志愿者工作,朴教授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项目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弱势群体。她特意提到了一位曾经在首尔大学担任市场营销学教授的恩师,是他唤醒了自己的志愿者精神。“我从来没有刻意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是现在回头看来,我发现是他激发了我,或许潜意识里我是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他很谦逊,从不出风头。当我回顾在他门下的16年时,发现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也许朴教授阅历已多——在商界、学术界和志愿者工作上都有一定的经历——目前她的关注点并不在学生会怎样评价她,甚至不在未来五年她会怎样。她享受当下,心满意足。她平静地解释,“每天我都在推进研究,在课堂上尽心尽力将最好的教给学生,这些是我目前的关注点。我真心爱学生们。我很感恩自己能在中国、在中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