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报记者 田敏 报道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宅在家中只需使用手机点一点就能获取到各种服务,比如外卖、保洁、洗车甚至美容美甲。近期网约美容项目十分火爆,随着某款网约美容APP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预订美容手艺人上门服务。不过有利就有弊,近日,北京就发生了一起网约美容烧伤眼,顾客索赔APP公司的事件。那么这个行业中存在哪些法律问题呢?今天本报请来律师与大家一起探讨。

案例回顾

网约美容师上门服务眼部灼伤要索赔

李女士由于工作繁忙,经常网约美容师上门服务。有一次李女士在某APP一家店铺下单预约一款“冬季海洋补水+眼部经络疏通”美容服务,并在线支付了58元。当天下午1点,美容师小田如约来到李女士家中。李女士说,小田事先未给她出示具体使用的美容产品,也未告知注意事项。美容过程中,李女士接了个电话,不自觉地睁开了眼睛。不想,少许美容液流入双眼,小田赶紧用棉签帮她进行了擦拭。当天下午,李女士感觉视线有些模糊,当晚,眼睛开始红肿刺痛,导致完全无法睁开。李女士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为眼角膜化学性烧伤。 治疗一周后,李女士虽然恢复,但双眼视力暂时性下降。对此,该APP公司客服答复称,李女士在美容中自行睁眼引发眼部损害是她个人的责任,与公司无关。几经协商,对方才同意退还美容费并补偿100元优惠券。李女士将公司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等共计1.97万元。

争议焦点:该APP公司表示,他们并未与手艺人签署劳动合同,公司只是提供服务信息的平台,与手艺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只是合作关系。因此即使手艺人操作存在任何问题导致顾客受伤,也是由手艺人自行承担责任,与公司无关。

记者调查

手艺人与公司签署合约需要缴纳保障金

经记者了解,该APP在新区市场也尤其火爆。该软件的使用流程是,顾客需要在手机上下载该APP并且注册成会员,上面有很多服务项目,包括美容、按摩、美体等服务。而APP上可供选择的手艺人也很多,顾客挑选后就可以预定。记者向该APP手艺人姚女士了解,手艺人使用的护肤用品都是该APP公司提供的,有少数手艺人使用别的护肤品,APP公司会进行抽查。目前新区并没有出现因为网约美容造成身体受损的情况,不过一旦发生意外,市民都表示不知道由谁来承担责任。

手艺人姚女士告诉记者,所有手艺人进入公司后都会与公司签署合约,而且需要缴纳保障金。同时公司还为每位手艺人购买了保险,损害发生后,先用保证金支付赔偿,不够再由保险公司赔付。大多数的顾客出现问题还是第一时间找手艺人。

律师说法

APP公司提供网约服务是否需要担责?

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赵治国律师表示,首先,不管该公司与手艺人之间是否签署了劳动合同,还是仅仅是合作关系,该公司都在其APP上提供了手艺人的信息,并且将手艺人推荐给顾客。正是因为该公司的影响力,顾客才会选择相应的手艺人,因此手艺人与公司是分不开的。其次,该公司从手艺人的劳动所得中也会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手艺人出现问题对顾客造成损伤,APP公司难辞其咎。再者,该APP公司也提到,对于想加入公司平台的手艺人,公司首先就会进行考核,之后还会进行一些培训及程序性的训导等。因此,判断公司是否承担责任的标准不是公司是否与手艺人签署了劳动合同,而是顾客受伤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手艺人在美容过程中操作没有问题,并且对顾客进行了提醒,比如不要睁眼等,而是由于顾客疏忽导致受伤,那么顾客应该承担责任。但如果手艺人操作存在不当之处或者没有尽到提醒义务,那么APP公司以及手艺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如果APP公司只作为交易平台,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当履行告知和止损义务,告知分为事前和事后。在消费者购买服务前,应提供服务者个人信息、联系方式、服务数量和品质、价格信息、履行期限、风险提示和相关民事责任等。发生损害或违约行为,要提供服务者真实的名称、地址以及有效联系方式,否则将承担赔偿责任,事后可向实际服务者追偿。若网络交易平台直接参与到合同履行中、成为提供服务的一方,还涉及到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如果服务存在瑕疵,由网络经营者承担责任,甚至消费者可以按侵权责任法要求赔偿。根据《侵权责任法》,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律师说法

享受网约服务消费者如何维权?

赵律师表示,消费者维权时首先要明确,对于直接上门的服务人员和网络交易平台,究竟要告谁。根据法律规定,应该由服务人员也就是合同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不知道服务主体的名称,就同时起诉网络交易平台,它有义务披露,披露不了应当承担责任。从严格的角度来说,应当列为共同被告。其次,要保留形成交易关系的证据,例如将网上预约信息和查询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证明确实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的服务,防止交易平台删除信息,否认交易关系。再者,保存服务有瑕疵的证据,出现纠纷后积极取证。网上预约服务并不是点击鼠标这般简单,消费者应当了解网络交易平台的性质、承诺、风险提示和投诉渠道等。服务者上门时注意查看证件或拍照等,及时保留证据,提高防范意识。